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刘菊清:工笔“写意”如画人生

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3年05月10日10:11

喜欢工笔花鸟画的人最近不妨到上海美术馆一饱眼福——集中展示20世纪至今中国工笔花鸟画坛三代艺术家杰出作品的“春华秋实——中国工笔花鸟画传承展”,正在此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19位画家约200余幅作品中,近四分之一作品出自画家刘菊清笔下。作为工笔花鸟画大家陈之佛、谢稚柳、陈佩秋的学生,又培养了江宏伟、喻慧等一批工笔花鸟画中坚力量的刘菊清,是这次以“传承”为主题的画展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中途转型成大家

刘菊清的工笔花鸟画呈现出细腻、委婉的风格,笔下的牡丹、杜鹃、鸳鸯、秋蝉等,仿佛被注入灵气,生机盎然又不失恬淡意境。在学习工笔花鸟画之前,刘菊清在写意人物画领域已初露头角。她的老师陈佩秋说:“1950年代,她在南京艺术学院从事人物画创作和教学,她的人物画是很有成就的。但到了1959年,学校领导决定让她改教工笔花鸟画。她服从了安排,也意味着放弃了已有的人物画教学经验和创作成就。”

从即兴挥毫到三矾九染,转型过程是痛苦的。刘菊清告诉记者:“写意人物画创作时间短,挥毫之间就是一幅作品;工笔花鸟画讲究精工细雕,绢本上一片花瓣要染上七八遍才能出效果,三四个月才能完成一幅作品。”由于创作过程漫长而琐碎,没有多少画家愿意从事创作,也因此被误认为只有画不好的人才会去画工笔花鸟。已过而立之年的刘菊清看似“不走运”,但她又是极幸运的。“陈之佛挑选我作为关门弟子,他对我的肯定和支持,让我安心把精力放在了工笔花鸟画的学习和备课上。”

诗“情”画“意”

几年后,陈之佛不幸病逝,已经爱上工笔花鸟画的刘菊清认识到自己还需进一步学习。经人引荐,她找到谢稚柳和陈佩秋两位画家。在看了刘菊清在菏泽写生的100多幅牡丹写生稿后,本不打算收徒的两位大师收下了她。“两位老师的学养和识见开拓了我在艺术创作和文化修为上的视野。”这种“开拓”反映到刘菊清的作品里,是一种融合“写意”于工笔花鸟画中的开拓性创作。她提出“工笔花鸟画的写意”理论,揭示了工笔花鸟画在表现过程中所包容的写意内涵。刘菊清解释:“很多人认为工笔花鸟画不能抒发作者的情感。实际上,从写生到创作的过程,贯穿着画家对具体自然形象的认识、感受和表现的一系列思维过程,作者的意念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它的形式虽然写‘实’,内涵却是强调‘意’的。画‘意’的同时,刘菊清的作品注重诗‘情’。她的先生、同为画家的朱泽评价:“她画一幅纯白的牡丹,最后用篆书题写李白的诗句:春风拂槛露华浓’。她画蝴蝶花上飞舞的画,题书用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说刘菊清画中有诗,毫不奇怪。”即便不用诗句出处,刘菊清的《中华之春》《沉醉倚东风》《鸟倦而知还》《搏浪》等代表作也无不充满类似的诗“情”画“意”。

已过八旬的刘菊清,画了几十年,也教,了几十年。如今,她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组成了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一支生力军,其中不乏名师大家。也正因有了这种传承,中国工笔花鸟画才有了更好的明天。(李君娜)

pre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