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名人库>>现代名家>>方增先
人民网>>书画>>正文

在乱草泥泞中寻找一条小路的人—方增先

冯智军

2013年03月29日10: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人物名片

方增先,汉族, 1931年9月生,浙江兰溪人。1949年入浙江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于中国画系。作为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2004年,方增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造型艺术成就奖”。2013年1月荣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颁发的“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方增先老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平易近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谈及绘画仍是兴致勃勃且意兴盎然;即使面对后学晚辈,亦不厌其烦又温润谦和。近日,方增先因在中国人物画上的语言探索与艺术成就,荣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但面对记者,方增先却十分淡然,更多的是谈经论艺。

作为中国人物画的代表人物,方增先在语言的探索里数度变法,付出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我一生走过的艺术道路,是一个苦行僧的路。苦行僧有苦行僧的‘道’,也有苦行僧以苦为甜的乐。我是那种在乱草泥泞中寻找一条小路的人。”方增先如是说。

“少年先锋”

方增先自幼就受民间艺术与传统绘画的熏陶,儿时印象最深的是元宵的龙灯上那精彩的民间绘画与外婆家的水墨兰竹,最早的启蒙老师是母亲周云鹊以及外婆家的画谱藏书。

进入当时的浙江美院国画系后,方增先也曾有过迷茫。他在一篇自述中写道:“人物画在中国画坛上,是一个早被边缘化了的‘物种’,这是一种不期而遇的使命。人物画创作,人人都希望走出一条新路,但怎么走?心里谁也没有底。”就是在这种“使命感”与“心里没底”的状态下,方增先开始了对人物画创作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粒粒皆辛苦》和《说红书》,让方增先在中国画坛开始崭露头角。在创作《粒粒皆辛苦》时他年仅24岁,因此获得了美术界“少年先锋”的美誉。在赞赏的背后,是方增先随叶浅予、邓白在敦煌千佛洞的3个月临摹,跟潘天寿、吴茀之的雁荡山写生,上海画院的4个月观摩,拜吴昌硕传人王个簃为师,江寒汀、陆俨少等的指点。这些游艺经历,直接开拓了方增先的视野,对笔墨的认识也日益深刻,从而造就了这两幅新中国写实人物画发展的里程碑。

下一页
(责编:任文(实习生)、鲁婧)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