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道教宫观重现昔日“皇家气派”

伍文珺
2018年01月25日08:56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大上清宫遗址标注图
大上清宫遗址标注图
原标题:道教宫观重现昔日“皇家气派”

  “大上清宫遗址为我国宋代以来最高等级的皇家宫观建筑遗存,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正一派祖庭遗址。”1月21日,在由江西省文化厅、鹰潭市政府联合举办的鹰潭大上清宫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表示,此次发掘也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道教考古发掘。论证会还首次对外公布了4年来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明晰了上清宫的基本布局,发现了宫观历经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演变历程,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文物……

  原址重建让道教祖庭重现人间

  “上世纪30年代的一场大火,把这座宏伟的宫观烧得荡然无存。经过七八十年的变迁,连残砖剩瓦也被黄土掩盖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领队胡胜说,要不是2014年6月当地政府打算在原址上重建道观时,发现了一块刻有“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上清宫碑”的建筑遗迹,遗址的保护性发掘工作可能还要再晚一段时间。

  2014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鹰潭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根据考古勘探初步推断,大上清宫遗址的占地面积为3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探明18万平方米。现已发现、保护的宋元明清时期遗存29处,发掘面积逾4500平方米。至此,大上清宫历经4代的“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格局基本恢复。2017年,江西省考古研究院又围绕大上清宫遗址展开了周边遗迹调查,调查的30平方公里内有相关遗存20多处。所涉面积之大,为现阶段发现的道教宫观之最。

  “大上清宫由上清宫和斗姆宫组成。通过考古勘探和文献对比发现,自宋代以来,大上清宫的核心建筑由东向西推移,再以西为中心向周边扩散,最终形成了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的格局,展现了连续的发展脉络。”江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介绍。

  出土文物彰显皇家宫观气派

  此次发掘还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造型精美,处处体现着皇家气派。遗址发掘出土的清代“屋脊蹲兽·斗牛”让人眼前一亮。按照当时宫殿式建制“五脊六兽”的排序,“斗牛”位居5个蹲兽第二位。根据蹲兽在屋脊的排列顺序及其与建筑等级的对应关系可知,大上清宫的级别仅次于故宫的太和殿。

  遗址还出土了正殿地砖和金钟。据悉,御窑金砖是皇家专用,极为珍贵,而遗址发掘的百余块皇家金砖,证实了大上清宫当时不仅在民间有着极高地位和威望,也受到历代皇帝的青睐,享有极高的待遇。据专家介绍,至少从元代起,大上清宫就已成为全国唯一官方的道士“资格认定中心”。此外,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也从不同方面印证了大上清宫在各朝代的重要地位。徐长青介绍,比如遗迹中发现的瓷器碎片被证实为枢府瓷,这是元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定制”专用瓷器;又如出土的元代大铜钟,整重9999斤,仅比故宫现存的铜钟轻1斤。

  边发掘边展示

  将来或建遗址公园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文物保护规划工作也一刻不停。遗址被发现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鹰潭市博物馆迅速展开及时有效的保护,划定警戒线,拉设铁丝网,悬挂警示标语,并安排文保员24小时巡视,确保遗址安全。2017年,江西省考古研究院特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遗址做了《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已揭露的范围搭建大棚,准备开展保护工作。

  在保护的基础上,江西省还将充分发挥遗址道教祖庭的核心影响力,以遗址现场为重要宣传阵地,让大上清宫遗址成为我国道教考古发掘的教育基地及中国道教文化的研究基地,也为今后打造大上清宫遗址公园奠定良好的遗迹、文化基础。

遗址出土的柱础
遗址出土的柱础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