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墨而出!“如魚得水”數字水墨9.9元起搶購


“畫魚須活潑,得其游泳象。
見影如欲驚,噞喁意閑放。
浮沉荇藻間,清流姿蕩漾。”
古人筆下靈動的魚
此刻正破墨而出
鮮活地躍入我們的生活
8月22日10時,靈境·人民藝術館限量發行萬物和生系列——“如魚得水”數字水墨,以清代惲壽平作品《蓼汀魚藻圖》、清代虛谷作品《紫藤金魚圖》、明代繆輔作品《魚藻圖》、清代李方膺作品《游魚圖》、宋代作品《春溪水族圖》五幅古畫為原型,分別制作成五款數字作品,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38元﹔以清代程璋《雙貓窺魚圖》為原型,制作成一款數字作品,發行300份,每份定價99元﹔同時,以明代王翹作品《魚藻卷》為原型,制作成《魚藻卷-山石花影》《魚藻卷-悠然自得》《魚藻卷-欣然返趣》三款數字作品,各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9.9元,集齊三款可免費獲贈《魚藻卷-王翹》(無獨立編號)數字作品一張(可累計疊加)﹔此外,推出擁有獨立編號的《魚藻圖》數字作品及原畫尺寸的仿制畫,發行1000份,每份定價1680元。
蓼汀魚藻圖
紫藤金魚圖
魚藻圖
游魚圖
春溪水族圖
雙貓窺魚圖
魚藻卷-山石花影
魚藻卷-悠然自得
魚藻卷-欣然返趣
魚藻卷
“如魚得水”數字水墨已取得ISBN版號,將通過數字出版的形式發行,在人民靈境鏈上進行區塊鏈認証,並在靈境·人民藝術館數字出版作品平台進行個人藏品的統一管理。該作品具有唯一編號、永久存証、不可復制、不可篡改等特性。靈境·人民藝術館注冊用戶可通過“靈境人民藝術館”微信公眾號菜單“藏品專區”進行購買。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是一個美好的意象,“魚藻圖”也成為中國繪畫中常見的題材。探其原因,魚在中國文化的語境中有生殖繁盛、福澤綿綿的含義,后世更取“魚”的諧音“余”,迎合人們向往生活富余、安定的心理,而在文人士大夫的心目中,魚悠游自在,是精神自由的象征。在中國的藝術史上,有關魚的圖像出現較早,也非常多。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彩繪、先秦帛畫以及漢代的畫像石、魚瓦當上,都已有魚形圖像。繪畫中以魚入題,取其吉祥之意,或取其自由的象征。
“如魚得水”數字水墨的發行,是靈境·人民藝術館在傳統文化數字化上的持續探索,運用數字技術多元展示傳統文化藝術底蘊,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