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之古今對話”數字作品限量發行

科技賦能文物活化利用,領略青銅文化藝術之美。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2023年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為:“變革中的文化遺產”,為進一步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靈境·人民藝術館與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聯合推出“青銅之古今對話”數字作品,將於4月18日10時正式限量發行。
靈境·人民藝術館以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西周小鳥尊、西周玉牛、西周玉鹿、西周龍紋銅斗”為原型,分別制作成4款高清3D數字青銅,各發行300份,每份定價128元。
此外,購買任意一款數字作品,贈送一張專屬明信片﹔集齊四款數字作品,贈送一個專屬定制書簽或鑰匙扣。
據了解,“青銅之古今對話”數字作品已取得ISBN版號,將通過數字出版的形式發行,將在人民鏈上進行區塊鏈認証,並在靈境·人民藝術館數字出版作品平台進行個人藏品的統一管理。該作品具有唯一編號、永久存証、不可復制、不可篡改等特性。用戶可通過“靈境人民藝術館”微信公眾號菜單“藏品專區”,進入平台進行購買。
青銅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以其獨特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世人揭示了其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是我國第一座以青銅器命名的青銅文化專題博物館,擁有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等文物48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3千余件,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大,尤以商周青銅器著稱於世。
此次,“青銅之古今對話”數字作品的發行,是靈境·人民藝術館在傳統文化數字化上的持續探索,通過數字科技賦能,呈現青銅文化的藝術之美和源遠流長,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未來,靈境·人民藝術館將不斷提升數字技術服務能力,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質IP,拓展數字文化消費新場景,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青銅之古今對話”數字作品介紹
西周青銅鳥:靈感取自於西周小鳥尊,在二創過程中保留了文物原型中的三足、全身被麟毛狀羽紋,獨具特色的帶有愛心形狀的尾部造型。
西周青銅牛:靈感取自於西周玉牛,在二創過程中保留了文物原型中的探首、口部有一圓孔、背部微拱、臀后圓而豐滿,垂尾,蹄足等元素特征。
西周青銅鹿:靈感取自於西周玉鹿,在二創過程中保留了文物原型中的巨角分歧、尖張耳,鹿角枝丫勾等元素特征。
西周青銅龍:靈感取自於西周龍紋銅斗的龍,在二創過程中保留了文物原型中龍的角、尾巴處的獨特造型,同時增加了龍角、胡須和龍鱗等部分。此款作品中將龍放大,並添加了青銅器中的禮器——鼎,更好地展現了龍的造型和神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