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馮遠:藝術家當不負歷史與時代

 魯婧 錢曉鳴
2020年07月09日09:56 |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優秀的美術創作扎根生活、反映時代,能清晰地描繪出民族和國家的時代精神風貌。為了紀錄光輝歷史,以澎湃的激情謳歌時代,近年來許多藝術家積極參與到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中去,用畫筆描繪革命歷史和時代群像。

作為多項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組織者、推動者,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還是一位創作過多件重要主旋律題材作品的藝術家。在此,人民網文娛特別邀請馮遠為網友講述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背后的故事。

馮遠,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文娛:您如何看待主旋律題材的經典美術創作?

馮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當代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也為廣大藝術家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創作素材,同時成就了一大批具有不朽藝術魅力和深遠歷史意義的紅色經典作品,這些作品為現當代中國美術史增添了輝煌燦爛的一頁。

優秀藝術作品往往是藝術家思想境界和思想情緒的真情流露。我們在現當代美術史中看到過許多經典創作,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都是藝術家們滿懷對祖國的熱愛,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無比崇敬的心情去創作的,它構成了一條多姿多彩的革命歷史長廊,不僅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輝煌史詩,也是對人性之美和人文精神的充分展示。

人民網文娛:進入21世紀以來,您一直在積極推動主旋律題材的美術創作,從“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到“中華家園”等一系列項目的順利展開,都能看到您的身影。作為美術界領導,同時還是一位藝術家,您堅持這項工作的初衷是什麼?

馮遠:在世紀之交時,我調任文化部教科司工作,當時我感覺原有反映現實生活的主題性藝術創作出現弱化趨向,我認為藝術家如果都熱衷於去搞個性化、私密化的創作,甚至流於技術化,形式至上,而沒有人去關心有內容、有文化深度和歷史厚度的東西,這會導致藝術方向的偏誤。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更替、藝術在變異,但是藝術中的某些核心部分不能變,經典意識不能丟。為了讓創作有高度,讓作品有歸宿,同時調動藝術家積極性,我策劃了重大歷史題材創作活動,先從百年做起,這個題材足以喚醒一批中年畫家特別是和新中國共同成長起來的藝術家的積極性和藝術使命感。

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方案雖然幾經周折,但還是得到了黨和國家的支持,還有廣大藝術家的積極響應,最終得以圓滿完成。

“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美術作品  《新中國誕生》

中國畫  唐勇力

“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美術作品 《新中國誕生》(局部)

中國畫  唐勇力

“中華史詩”美術作品《屈原與楚辭》

中國畫 馮遠

“中華家園”美術作品《運河之春》

水彩畫  駱獻躍 張曉峰 徐忠波

人民網文娛:您有很多主旋律美術作品,從紅軍題材、抗戰題材、改革開放到香港回歸等,其中哪件創作讓您最感動?

馮遠:每一次創作都讓我感動,但有一位紅軍遺孀的故事讓我至今記憶深刻。2010年5月,我偕中國美協30余位畫家分赴革命老區江西省興國縣採風,在這裡我聽到一位陳姓紅軍遺孀的故事,當時這位老人已經逝世,享年九十有七。據說去世前老人每每於日暮時分在家倚門張望,等候著丈夫歸家。她在彌留之際還喃喃地念叨:“二伢子說好要回來的……”聞之令人心慟。我未曾與這位九旬老人謀面,但她卻觸發了我的創作沖動,我的作品《望夫妹》創作即源於此。

人民網文娛:《望夫妹》的主角人物形象有哪些內涵和寓意?

馮遠:在這件作品中,我想象中的老人形象:身材瘦小干枯,由於常年的勞動負荷,背略有些彎。雖然在新時代中兒孫繞膝、衣食無憂,但唯獨放不下當年新婚未足月余便參加紅軍的丈夫,誰知這一別竟過去了80個春秋。

數十年過去,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巨大,市場經濟日趨繁榮,革命的成功是多少妻子、父母、兒女獻出了他們的丈夫、子女、父兄換來的。老人的“望”,雖為望夫回歸,何嘗不也是望革命奉獻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的回歸呢?直到如今,老人枯守數十載的默默等候一直給我以心靈的震動。

《望夫妹》

中國畫  馮遠

《武昌起義》

中國畫 馮遠

人民網文娛:在完成這一系列國家重點題材創作工程后,您有什麼感想?

馮遠:非常榮幸,我生活在和平發展的新中國。國家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使得多少代國人當年難以夢圓的理想,正一個個實現。文化作為國際間軟實力競爭的重要表征,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

當代中國藝術將為國人為世界為后人留下什麼樣的藝術財富已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這些財富既要體現一個建設中的當代中國的文化藝術形象及成果﹔體現國際背景中,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水准及價值﹔還要體現當代中國文藝家的思想道德智慧才華和原創能力在人類文明建設中所處的地位及其成就﹔更為重要的是要體現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文化積澱。它的功用雖在當代,但其作用無疑在於未來。

作為一個參與者和推動者,能夠為文化建設盡一份力量,能夠得到黨和國家的支持,以及全社會廣大藝術家的積極響應,並且通過大家的力量共同來推進建設,還有什麼比這更另人振奮的呢?!

(責編:杜佳妮、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