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國運蒸蒸書運昌——新中國70年書法回眸

李一
2019年09月23日08:35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運蒸蒸書運昌

  首都之春(書法) 郭沫若 北京畫院藏

  杜牧絕句《江南春》(書法) 林散之 中國美術館藏

  《劉楨公 詩一首》(書法) 高二適 中國美術館藏

  國慶之喜(書法) 啟功

  歷史的腳步走到1949年,國制鼎革,天地重開,新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具有古老傳統的書法開始邁進新的歷程。新中國書法是古老中國書法的發展,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它應該也必須承繼歷史傳統,又因前所未有的社會文化環境和條件發生著新變,形成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脈絡。新中國、新社會、新制度、新思想、新觀念、新科技、新傳媒,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新中國70年,為人類歷史的進程和結構創造了全新的圖像,樹立了舉世矚目的偉大裡程碑。古老的書法走進新中國,既經歷了以往時代未曾經歷的考驗,又欣逢以往時代未曾遇到的發展機遇。新中國70年的書法,在考驗中生存和發展,一步一個腳印,與時俱進,以其特有的韌性和頑強的生命力延展著中華民族的文脈,彰顯著中國文化的身份,體現著中國文化的自信,表現著特有的審美意趣。國家興盛,書法復興。國運蒸蒸書運昌,書法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新中國書法70年的發展歷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正是在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的行程中,新中國書法留下了前行的腳印、探索的痕跡和發展的脈絡。

  走上專業化道路

  新中國70年書法,就其發展脈絡而言,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一個時期從1949年到1977年,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書法﹔后一個時期從1978年到2019年,為改革開放時期的書法。新中國成立初期,可稱為書法的沉潛期,其發展態勢是在沉潛中逐步復蘇,在復蘇中有所發展。改革開放時期,可稱為書法的復興期,其發展脈絡呈現出朝氣蓬勃、走向多樣化的態勢。縱觀70年的書法歷程,大致經歷了由冷到熱、由附屬到獨立、由業余到專業化的過程。

  新中國成立初期,書法在整個藝術格局中處於邊緣狀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書壇較為冷寂。與其他藝術門類相比,書法處於求生應變的被動位置。從表面看這一時期的書壇是冷寂的,甚至在民族虛無主義者眼裡可有可無,但實際上,此時的書法深沉隱伏在社會文化土壤中,憑借深厚的傳統,以特有的韌性頑強地生存並發展著。社會新舊交替,環境發生巨變,對書法來說重要的是傳承,此時許多書家意識到守常尤為重要,傳承更為迫切。或如沈尹默、白蕉、潘伯鷹、鄭誦先、胡小石、祝嘉、李天馬等書家不辭辛苦舉辦書法學習班、書法講座,撰寫書法入門文章,使書法薪火相傳,文脈相續﹔或如徐生翁、陶博吾等潛心於創作,默默地耕耘著書法的田地。開國領袖毛澤東,文壇領袖郭沫若、茅盾等人對書法實踐的身體力行,在廣大書法愛好者中也產生了積極影響。冷寂,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意志的考驗,品格的修煉。沉潛則是力量的積蓄,復興的前期准備。至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鐘聲的敲響,藝術春天的到來,書法逐漸由隱至顯,由冷變熱。書法大賽、大展比肩接踵,書法夜校、函授大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學書法、練書法蔚然成風。書法愛好者越來越多,書法成為參與人數最多、受眾面最廣的藝術。

  新中國成立初期,因沒有獨立的全國性社團組織,書法活動分散各流,如散兵游勇。到了改革開放時期,書法由附屬變為獨立,獨立的標志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成立。經中央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廣大書法家的積極努力,中國書法家協會於1981年成立。從此,書法作為一個門類被正式納入中國文聯系統,成為當代藝術格局中的重要成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乃前所未有之創舉,極具歷史意義。誠如啟功先生所言,中國書法家開始有了自己的“家”。中國書協成立30余年來,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推動了書法的發展進程。

  書法在古代,基本上是文人余事,古代沒有形成專業的書法階層。進入新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書法事業的發展、書法組織的建立、書法教育的推進、書法報刊的出現,書法在廣泛的群眾性基礎上日趨專業化,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書法創作、書法研究、書法教育、書法編輯和書法管理的專業人才。尤其是隨著高等院校書法專業的設立和陸續增加,書法專業從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不斷完善,培養了一大批書法專業人才。書法的專業化,更值得注意的是職業書法家的出現。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出現了一批新文藝群體書法家,他們以書法為職業,活躍於城市社區,為書法的普及和提高發揮著重要作用。

  鮮明的時代特征

  生長在特定社會文化環境中的新中國書法,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首先,書法在新中國走近了人民大眾,人民大眾真正成為書法創造和接受的主體。在古代,舞文弄墨揮毫作書是文人士大夫的雅事。傳統社會的“士、農、工、商”階層中,書法的活動,包括創作與欣賞、交流與傳播主要在“士”階層中進行。隻有到了新中國,原來生活在底層的工人農民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經濟狀況和受教育的程度有了根本改善,國家提倡藝術為人民服務,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書法藝術的服務性質與古代相比發生了根本變化。如果說古代的書法是為帝王將相服務的藝術、是文人士大夫的藝術,那麼到了新中國,書法則變為為人民服務的藝術,人民大眾的藝術。書法走近人民大眾的重要標志是出現了一批工人書家、農民書家、軍旅書家、婦女書家。有文化的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和婦女活躍於書壇,經常舉辦書法展覽等活動,是新中國特有的文化景觀。

  其次,書法進一步走向社會公共空間,成為當代社會重要的公共藝術。與以往的時代相比,新中國書法的社會化活動日益繁多。面向公眾的書法展示、書法交流研討等活動經各種媒體廣泛而快速的傳播,引起社會關注。就展示而言,新中國書法已由私密性的書齋走向公共文化空間的展廳,由三兩知己的雅集變為千百萬人的互動交流。 曾有人將書法改革開放以來的時期稱為“展覽的時代”。所謂“展覽時代”,即書法公共化傾向的集中體現。展覽的頻繁舉辦,將書法置於社會的公共空間,由公眾觀賞而產生社會效應,但凡創作水平、風格流派、視覺效果均在公共空間中呈現。

  再者是創造意識的強化。在古代,書法是文化素養的體現。古人雖然也在不斷創作,卻殊少自覺的創造意識。近現代以來特別是到了新中國,書法的實用功能被大大減弱的同時,創作意識則不斷強化。從藝術的立場而非實用的角度看待書法,如何使書法更具表現性,是新中國書法家重點思考的問題。在新思想新觀念驅動下,強調筆墨當隨時代,強調書法的藝術美表現和審美功能,強調風格流派藝術個性,力求創造時代新風格成為書壇的潮流。

  前所未有的成就

  在全新、統一、和平並逐步繁榮富強的新中國,古老的書法再一次煥發青春。概而言之,新中國70年書法,發展速度之快,群眾熱情之高,專家研究之深,創新意識之強,風格流派之多,交流傳播之廣,國際影響之大,展事之頻,成果之多,均前所未有或少有。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新中國書法70年,超過了歷史上仼何一個70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一是創作流派紛呈、風格多樣、書家輩出。在中國書法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70年像新中國書法這樣風格流派意識如此強烈,書法創作風貌如此豐富和多樣。新中國書法70年,歷史上原有的風格流派都有不同程度的繼承和發展,又因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新創了具有時代特點的風格流派。新中國既是傳統帖學復興的時代,又是傳統碑學新發展的時代。如果說在清末民國“碑”“帖”兩派已開始融合,那麼到了新中國,二者真正進入了相互兼容、取長補短的時期。突破原有的“碑”“帖”意識局限,在相互兼容中創造新風格,是新中國書法創作的一大特點。有理想有抱負的書家既注意從傳統內部尋找創新的可能性,充分利用原有和新出土的書法資源創造新的風格,又從藝術的立場出發,探索書法的當代形態。就書體而言,新中國書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對楷、行、草、隸、篆各體的風格進行了新的探索,且能在諸種書體之間相互借鑒和相互滲透。

  新中國是一個書家輩出的時代,書壇可謂群星燦爛,名家薈萃,幾代書家共同鑄造了新中國書法史碑。僅就謝世的書家而言,毛澤東的狂草、林散之的大草、王蘧常的章草,堪稱經典大家,不僅足以代表新中國草書的成就,而且在草書史上樹起新的裡程碑﹔沈尹默、白蕉、吳玉如等對二王帖學的再探索,足以彪炳史冊﹔郭沫若行書的率意揮洒、謝無量行書的天真活潑、徐生翁行楷的生僻怪拙、沙孟海行書的沉雄老辣、陶博吾行書的稚拙純朴、趙朴初行書的典雅文氣、啟功行楷的精熟秀美,陸維釗的“蜾扁篆”、潘主蘭的甲骨文書法、蔣維崧的金文書法等,有繼承更有新創,均在書法史上留下了光輝篇章。

  二是書學研究視野拓寬、范圍增大、觀念更新、方法多樣,並且學科初建,碩果累累。與書法創作形成雙翼的書學研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新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時期有了很大發展。發表論文之多、出版著述之豐,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不僅利用報刊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蘭亭論辯”和頗有影響的書法美學大討論,而且開創了現代大型書法學術研討會的研討方式。專家學者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研討之熱烈,前所未有。就學術觀念和方法而言,新中國70年的書法研究,既對古代書學的重經世致用、尚史論結合、尚知人論藝傳統有所繼承,又嘗試運用現代觀念、方法、術語對書法進行多角度闡釋。新觀念新方法的介入,宏觀論述與微觀分析的結合,自律性與他律性關系的探討,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深化了書法藝術規律的認識,促進了書學研究的發展。

  三是擴大了書法的交流傳播范圍。新中國70年的書法傳播,由國內擴大到國際,由亞洲擴大到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頻繁,書法交流和傳播在全球范圍展開,開辟了書法交流的國際化道路。古人未曾想過書法能走遍全球,但在改革開放的新中國變為現實。在國家對外交往中,書法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征和國家形象的展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責編:魯婧、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