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數量超5000的中國博物館如何成為"文化的中樞"

2019年05月19日09:56 | 來源:雅昌藝術網
小字號
原標題:【雅昌專稿】數量超5000的中國博物館,如何成為“文化的中樞”

  首先來看一組新鮮發布的數據:

  截至2018年底,我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達5354家,比上年增加218家,免費開放博物館數量為4743家,佔博物館總數的88.6%。

  2018年,我國博物館舉辦展覽約2.6萬個,教育活動近26萬次,參觀人數達11.26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億多人次﹔

  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補助博物館免費開放資金每年達上百億元﹔

  平均26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北京、甘肅、陝西等一些省份已達到12-13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

  2008年,全國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僅319座。2018年,總數已超過1600座,十年間數量增長了5倍多,並且還在以每年200座左右的速度在增長﹔

  全國博物館藏品總量4000余萬件﹔

  近五年來,全國博物館舉辦出入境展覽近500個,與20多個國家簽訂文化遺產領域合作協定﹔

  92家博物館被納入文創試點單位,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收入約35.2億元,開發文創產品種類超過4萬種。

iSZHsoNz18LG4im5XRBqSSj3e2XmIZiUBj0i2GlM.jpg

 

U3W0ENNhWAx0K17tYbrWELh74rUYjWLGqWaIXvZ0.JPG

 

  這是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博物館·文化中樞”論壇上發布的最新數據,反映的是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最新動態。隨著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的公布,“文化的中樞”成為博物館行業熱詞。中國博物館如何成為“文化的中樞”,以及如何發揮“中樞”的作用?博物館自身改變和技術支持,一個都不能少。這場在湖南省博物館召開的論壇會給你很多啟發,嘉賓發言均緊扣今年“作為文化中樞的中國博物館:傳統的未來”主題,共同探討博物館如何發揮在文化傳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mbnvYa1OySOE7A7IqlJCfXkAAinU8xFjG7jsl1ld.jpg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圖片來源於中國文物局)

  劉玉珠:跨越空間與時間的文化中樞

  劉玉珠在演講中,分析了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的使命,闡釋了博物館在當下應發揮的作用。劉玉珠指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實則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作為時間軸上的“文化中樞”,博物館應肩負起連接過去、現代與未來的使命﹔作為空間軸上的“文化中樞”,博物館應致力於搭建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間溝通的橋梁。

  劉玉珠強調,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社會貢獻力與日俱增,面向未來的博物館要更好地發揮“文化中樞”作用,從國家需求層面上,要進一步發揮中國博物館在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構建國家良好形象,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的作用﹔從社會需求層面上,要進一步發揮博物館在服務城市發展、鄉村振興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從公眾需求層面上,博物館要進一步增強在凝聚文化認同、提升公民道德素養、維護社會和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能力,使博物館切實成為引領高質量生活的新助力。

tp0L4ojEcgbphyoBj1hXcwzJfPMh9KUb8akcoUma.jpg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館長陳威仁(圖片來源於中國文物局)

  陳威仁:如何讓年輕人愛上博物館

  亞洲文明博物館是新加坡國家級博物館,專注於呈現亞洲歷史文物和藝術品。陳威仁介紹,亞洲文明博物館集中於探索世界文明與文明之間在亞洲的互動與交流,以及亞洲與世界的聯系與交流,以新加坡作為多元文化貿易港口和大都會為背景,亞洲文明博物館採用跨文化性的策展角度和主題性的策展方式,來展示永久收藏和籌辦特別展覽。

  他發現,現在好多新加坡的年輕人,對中華藝術不大認識,也不大喜歡。“為了讓這些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希望通過有創意的 策展方式改變年輕一代對傳統的態度。”在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間,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將舉辦“中華風——中華藝術文化季節”系列活動,旨在向人們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其中包括將於2019年6月15日-9月15日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舉辦的“郭培-中國藝術與高級定制服裝”,把中華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讓觀眾更易於接受。此外,“水。墨。情。——香雪庄珍藏歷史與影響”將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展出。

  2020年4月至7月1日,博物館將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共同舉辦“璀璨光華——中國明代文化藝術珍品”展,相信將對兩國文化交流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7VkdsT9KQh7vFje5k8z7X1UIImPZ6sNxYtQLqRL3.jpg

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圖片來源於中國文物局)

  何鏡堂:當代博物館建筑創新理念與實踐

  當代博物館建筑作為一個鮮明的符號存在於城市之中,常常成為城市一定歷史階段的縮影,是一座城市記憶的載體,回應、闡釋並引領著城市文化及其發展。

  何鏡堂認為,當代博物館建筑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融入城市生活,成為所有人能夠共享的場所,市民公共活動的客廳,也是大眾和媒體進行文化碰撞和交流最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當代博物館建筑還呈現出多元化與復合化的發展趨勢,從傳統的收藏展示到融入相關的科研、交流、教育等功能,從博物館到博物館綜合體,從文化的展覽展示到文化的體驗,重視氛圍營造以及空間體驗,強調博物館與自然環境與城市環境的融合。博物館建筑設計還應該體現建筑與展陳的高度融合,兼顧布展的主題與需求,統籌考慮布展的構思,促進觀眾與展品及空間的交流與互動。

  何鏡堂在發言中枚舉了南京大屠殺博物館、天津博物館、中華藝術宮等案例,以此強調,一個好的當代博物館建筑應當體現地域、文化與時代的和諧統一。

  鄭培凱: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早期博物館的功能是為皇室貴冑收藏珍貴的寶物或藝術品,及至18世紀后期,博物館才開始有限度地對公眾開放。20世紀之后,博物館開放成為社會的潮流,中國各地的博物館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樣的轉變與國家的建設息息相關。

  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會成立,提出博物館是為公眾開放的美術、工藝、科學、歷史以及考古學藏品的機構。1974年,國際博物館協會通過章程,明確規定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的見証物進行搜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

  鄭培凱認為歐美國家對博物館的重視,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通過展示歷史文物背后的文化傳統,以及科學知識所體現的文明進展,潤物細無聲,凝聚人民的文化向心力。

  與西方博物館發展歷程相比,中國的博物館雖然起步晚,但發展極為迅速,1979年中國博物館確立了宗旨,並宣布主要功能,即通過征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其中社教性與政治性目的顯著。及至21世紀,隨著中國博物館的迅速發展,出現了更加多元化的博物館類型,為促進知識普及、帶動社會尋求新知、豐富人們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激起了人們對文化前景的展望。

  鄭培凱認為,博物館為一般群眾提供開放的思維空間,同時超越體制教育(考試)的限制,讓人們思考文化的意義,發揮創意,創造未來。要更多的發揮博物館的社教功能在傳承傳統優秀文化、樹立文學與藝術典范、探索宇宙奧秘和生命的意義等方面的作用。

2FBuoo6siAMIF3t7O1JlUIydA4uPRbJ9N4uBr4Vv.jpg

台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周功鑫(圖片來源於中國文物局)

  周功鑫:新世代的博物館

  “世界發展太快了!”以15年算一代的話,周功鑫已見証了三代博物館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美國博物館界有句口頭禪:“藏品為博物館的心臟,教育是博物館的靈魂。” 這句話言簡意賅地道出博物館存在的本質與意義。周功鑫認為,“博物館如果維持永續向上發展,博物館的經營則需要能掌握社會的脈動和與時俱進的能力。”

  其中迅速發展的科技是博物館借助的重要載體,博物館需要善加利用科技,讓它成為我們創造績效以及與觀眾建立良好關系的橋梁。周功鑫以台北故宮為例,從網站搭建到APP制作,展示了科技對於博物館發展的助力作用。在藏品的展示方面,台北故宮通過與社群媒體facebook、搜索引擎Google合作,開發制作故宮APP等形式,擴大展品的影響力。展覽方面,台北故宮結合數位典藏與影音科技,使展品的展示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促進公眾與藏品間的聯系與互動。

  周功鑫表示,當今,處於科技高速發展的博物館,如何將博物館專業理論結合科技與計算機信息,並以其為載體,向民眾呈現博物館的藏品,以創新的方式去詮釋藏品,讓觀眾獲得知識,甚至以新穎的手法為觀眾規劃、制作展覽,為當今及未來博物館應去省思、推動、追求、實現以及努力提升的方向。

  劉昕:“文化+科技”博物館與未來

  當技術遇到文化,當科技遇到文博會發生怎樣的可能性?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的進步,我們也從印刷時代跨越到了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對於世界的感知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移動咪咕公司作為一家“創新文化全場景沉浸體驗生態的技術公司”,專門圍繞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的變化與推動,隨著5G技術帶動的VR、MR技術,以及4C(CHINA中國的,CONNECTION連接的,CREATION創新的,CHANGE改變的)理念,對博物館展示方式,與觀眾互動方式的推動與改變,人們對於文化的感知,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方式也產生變化。劉昕和他的團隊希望通過極致的技術,讓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場合能夠體會到文化的魅力,並擁抱更美好的未來。

IESyg8kR8rvgtrDUOklHwUEpz1rED7et1XtY3S7f.jpg

湖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李建毛(圖片來源於中國文物局)

  李建毛:從充滿人性溫度的新館到具有專業力量的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一直致力於建設一座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新型博物館,打造一個引領社會風尚的專業機構和面向未來的博物館。”對於這一目標,李建毛希望通過湖南省博物館的建設和運營各項工作,向全社會宣示公共博物館的工作職責和理念。作為一座主要反映湖南區域文明的大型歷史藝術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採用“用需求引導設計”的建設理念,不僅考慮了博物館的典藏、展覽、教育等職能,還關照了觀眾、專家、職工等人員的功能訴求,並最終建成了“利於典藏、便於展覽”和“與環境和諧、對觀眾友好、給職工便利”的博物館。

  為了將湖南省博物館“打造成一個引領社會風尚的專業機構”,博物館在典藏、展陳、教育、公眾服務等方面做出的多方調整。典藏方面,重新定位庫區,實現了“文物倉庫”到“現代化標准庫房”的轉變,確保藏品管理有序﹔展陳方面,構建湘博特色的陳列展覽體系推出陳列展覽精品,根據館藏特色和區域文化特點設立專題館展覽,引進其它省市和國家的展覽等。其中“湖南人”“長沙馬王堆漢墓”兩個基本陳列分別展出文物4000余件套、1000余件套,館藏12萬余件套文物的展出量是舊館的8倍。此外,出版、學術研討會、文教活動、文創產品也受到博物館的重視。為打造“終身教育服務模式”,博物館還提供了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如專家導覽、教育員專業講解、志願者講解、手機名人導覽、二維碼拓展、VR圖像講解等。文創產品的開發方面,湖南省博物館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借助社會力量,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進而實現博物館的創新發展。

  此外,湖南省博物館還不斷加強“智慧博物館”的建設,並與天津大學、湖南大學等高等院校,以及百度、騰訊、移動等企業合作,不斷利用新科技手段為博物館與觀眾搭建起新的連接渠道。未來,湖南省博物館將成為一個“專業化的公共機構、智慧化的傳播機構、社會化的服務機構、品牌化的文化機構。”

   博物館行業對“文化中樞”進行多重解讀:“中心”強調了博物館在文化傳承、傳播和創新中的核心地位和關鍵性作用﹔“樞紐”明確了新時代博物館的新特征、新使命。如何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傳遞給未來,這是每個博物館共同的責任和使命。中國博物館已走過百年的發展歷程,又將迎來下一個百年的跋山涉水。就像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國際博物館日出席活動時說的那樣,“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搭建更多的學術交流平台,給更多的學者、藝術家,能夠讓他們把研究成果、創作成果,在這樣一個文化的中樞呈獻給觀眾,尤其是呈獻給我們的未來。”

(責編:潘佳佳、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