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良渚實証中華五千年文明

劉慧 俞吉吉 朱婧
2017年12月14日08:49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玉三叉形器
玉三叉形器
原標題:良渚實証中華五千年文明

  良渚古城從何而來?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因何而建、如何營建?良渚古城的保護和學術研究進行得怎麼樣了?今年正值良渚古城發現十周年,12月13日,良渚古城考古發現十周年新聞發布會舉行,10年來良渚古城考古的研究和保護情況也得到梳理。

  當天,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在良渚召開,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相關科研機構的近30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在激烈的觀點碰撞和閃爍的思想火花中,蒙在良渚古城和外圍水利系統的神秘面紗被一一揭開。

  自1936年11月3日首次發掘以來,歷經八十多年風雨,良渚遺址考古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隨著良渚考古對外交流的發展,國際主流學術界逐步認識到良渚遺址在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研究中的重大價值。

  堪稱“中華第一城”

  2007年,良渚古城發現和確認,標志著良渚遺址進入都邑考古新階段,開啟了通向良渚王國的大門。通過大規模勘探和地理信息系統分析,良渚古城包含內城3平方公裡、外廓城8平方公裡和外圍水利系統100平方公裡,在世界同類遺址中極為罕見,堪稱“中華第一城”。

  5300年前,良渚先民在中國長江下游的大地上建立了王國。在省考古研究所的王寧遠看來,良渚先民的人數在5000多年前劇增,似乎不是區域內部自然發展的結果,可能與西面太湖地區的人口遷移有關。

  “氣候事件導致先民由谷地向沼澤平原移動,稻作農業成為他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新的物質基礎。良渚文化正是建立在發達的稻作農業基礎上。”王寧遠解釋說,在此過程中,專門用於稻作的農耕工具石犁等相繼出現。

  “古城選址三面環山,東邊開放,既能保証安全,又有方便的交通,同時還包涵了一種‘居中’的概念。”在王寧遠看來,良渚古城位於山間的沼澤濕地,有良渚港等河道貫穿期間。人們可以按照營建基層聚落的相同模式營建城市:採用堆墩的形式抬高居住面。堆墩也是良渚文化的顯著特征之一。

  選址於此也有一個最大的風險:古城西面的天目山系年降雨量達到1600至1800毫米,雨季經常暴發山洪。為了保護城邦,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便應運而生了。

  水利工程世界領先

  2015年良渚水利系統的確認,再次向世人証明了這座古城的輝煌。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由11條堤壩連接山體構成,是迄今已知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水利系統,也是世界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良渚先民是怎樣把水壩建起來的?除了抗洪,如此復雜龐大的水利系統還有什麼功能?

  據河海大學袁俊平副教授介紹,良渚先民發明了“草裹泥包”的方式堆壘加固壩體。即先用淤泥堆筑,外裹黃土,用蘆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長圓形碼成壩體。這種工藝類似現代人抗洪時用草包或編織袋裝土筑壩,不僅增加了壩體抗拉強度,讓水壩不易崩塌,也加快了堆筑速度。“草裹泥包”在良渚時期已成為臨水建筑的常用工藝。

  “良渚水利工程具有防洪、運輸、灌溉等不同的功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介紹,良渚水利工程通過高、低兩級水壩,將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內,解除了洪水威脅。遺址中的高壩大致可以阻擋短期內870毫米的連續降水,即可抵御本地區百年一遇的洪水。低壩內則是一個倒三角形的低窪地,根據現存的10米壩高推測,可形成面積達8.5平方公裡的蓄水庫區。

  正是因為有了發達的水利系統,在進入稻作農業的同時,良渚文化在手工業等諸多領域也取得了進步,玉琮玉璧等開啟了良渚文化玉器禮制的先河。

  良渚古城與水利系統的關系如何呢?世界水利專家、來自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弗農·斯卡伯勒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說,過去一些經典的考古學研究顯示,往往是先有城邦,再統一組織建設大型的基礎設施,而良渚恰恰相反,是水利工程建設推進了都市化建設。

  良渚古城水利系統的確認,也証實良渚古城由內而外具有宮城、內城、外郭的完整結構,是中國古代都城三重結構的濫觴。

  遺址公園傳承文脈

  良渚古城遺址規模宏大,格局完整,10年來,良渚考古不斷取得突破,良渚遺址已經成為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物証。

  在遺址保護上,我國將良渚遺址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保護特區——良渚遺址保護區,設立了專門的保護機構——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委員會,編制了專門的保護法規——《杭州市良渚遺址保護管理條例》,使良渚古城遺址保護成為中國大遺址保護的典范。

  在學術研究上,良渚古城的發現曾六次列入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3年被國際考古界選入“2011—2012世界10項考古新發現”,良渚古城的田野考古多次榮獲中國田野考古的最高獎。我省考古界先后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日本金澤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北京大學、河海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等國內外學術機構合作,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目前,良渚遺址國際考古研究中心正在籌建中,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推進跨國界、跨學科的研究。

  良渚遺址的考古研究成果也為我們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了強勁的考古學証據。全國統編中學《歷史》教科書將良渚文化作為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實証﹔《卞家山》《文家山》等考古報告和《權力與信仰》《良渚考古八十年》《良渚玉工》《良渚刻劃符號》等圖錄相繼整理出版﹔《良渚古城綜合研究報告》《良渚古城墊石研究報告》即將出版。美國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教授科林·倫福儒與劉斌合作的研究論文將在《古物》雜志上發表﹔英國倫敦大學學者庄奕杰和劉斌合作的研究文章將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良渚詞條也將寫入新修訂的《大百科全書》。

  保護良渚遺址,就是要弘揚中華文化,傳承浙江文脈。“未來十年,我們將建設‘專家叫好、百姓叫座、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良渚文化國家公園,以還原5000年前良渚先民的生活生產情景。”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陳壽田說,目前,良渚遺址公園已列入首批(全國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1936年的初冬,施昕更開啟了這片土地上考古探索的先河﹔1959年良渚文化命名﹔1986年發現反山貴族墓地﹔1987年發現瑤山墓地和祭壇﹔2007年良渚古城的發現﹔2015年良渚水利系統的確認……塵封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正在逐漸揭開神秘面紗,成為中華文明新名片和世界文明史上璀璨的一筆。

(責編:赫英海、王鶴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