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展追思

2017年06月23日09:26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故宮為普通農民辦展追思

  昨天,故宮博物院展出了何剛捐贈的14件元代窖藏銀器,並為剛逝世的何剛召開了追思會。

  記者 和冠欣攝

  夏雨中,故宮博物院西北角,復建的延春閣內,一件銀鏨刻鎏金雙鳳穿花紋玉壺春瓶正在展出,頸細垂腹,流線精美。

  32年前,河南農民何剛在商水縣固牆鎮固牆村老家建房挖地基時,在自家院內發現了這件玉壺春瓶及18件其它銀器。當時,這些東西都盛放在一尊赭色釉大缸裡。隨后,他主動將這些都捐贈給故宮博物院。后來,他生活陷入困境,故宮多次伸出援手。5月底,何剛因意外去世。昨日,故宮為這位普通農民舉辦追思會,並現場表示,再次向何剛家屬提供10萬元的困難補助,希望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

  一缸酒具填補故宮收藏空白

  展出的14件完整元代銀器和大缸一字排開,這是它們32年來難得的重逢。何剛27歲的兒子何俊清,這是第一次進故宮,第一次看到這些從自家院裡挖出來的寶貝。

  沒有將捐贈物都拿出來展示,因為有一些是殘品。

  一眼望去,銀碟、銀船還有銀瓶,表面顏色略有不同。泛綠的,成分含銅﹔發灰黑色的,含銀較純。一尊粗瓷缸擺在最靠邊的位置,缸口有兩個難以辨認的模糊字跡,還有兩個瓢虫大小的褐色釉釘。銀鏨刻鎏金鳳穿花紋玉壺春瓶上,有樊字標。這有可能是當時工匠悄悄留下的標志。

  細看,每一件銀器都很別致。更難得的是,這些文物都是酒桌上的用具。當時,人們將酒裝入大罐子裡,之后分入銀鏨刻鎏金雙鳳紋匜,再灌入樊字款銀鏨刻鎏金鳳穿花紋玉壺春瓶和銀鏨刻雲龍紋梅瓶中,之后再倒入銀船——分酒器,然后才會入杯。每一款杯子搭配不同造型的淺碟。比如銀鏨刻鎏金雲紋瓜式杯配的是銀鏨刻揲金瓜紋橢圓盤。盤中四個凸起金瓜既是裝飾,也是卡子,可以固定杯子。還有兩件銀花插也是元代酒桌上的標准陳設。

  32年前,這批文物入藏故宮。銀器經過了簡單清洗,收入銀器組﹔缸收入瓷器組。從此,互依了不知幾百年的文物幾乎沒有再相遇過。昨日,文物重聚,捐贈人卻已離世。

  經鑒定,這批1985年入藏的銀器,19件文物為高等級元代銀器,包括二級甲等文物1件、二級乙等文物11件、三級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它們填補了故宮收藏空白。

  為捐文物三次進京

  32年前,送文物入宮,何剛從河南往北京跑了三趟,每一次都是坐十多個小時的火車。

  “挖出東西就有人找他買,但他知道這是文物,得交給國家,就是不知道應該交到哪兒?”當年的村支書劉紅恩說,“正巧有村民的戰友在故宮博物院警衛隊。我們一商量,扛上東西上北京找他吧。”

  火車抵京,當年在故宮文物管理處工作的梁金生接待了他們。這位與文物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故宮人現已退休,對當年的事兒還有印象:“第一次帶來了10件,其中就包括玉壺春瓶。何剛很內向,話不多,大多是隨行的人在替他說。我們了解到還有文物沒帶來,就給他們講文物法,希望他們把剩下的也都帶來。”

  何剛一行沒猶豫,連夜坐火車回去取來了剩余的9件銀器。故宮給了何剛等人9000元,其中1000元是路費。

  捐贈后,還有文物販子找上門,“以為何剛還藏著幾件沒交,第二年2月,他把缸也捐給了故宮。”梁金生說,“唯一遺憾的是,何剛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封缸的磚也有價值,所以這部分沒有入藏。”

  故宮“破例”捐助捐贈者

  這場捐贈並未隨著文物入藏而結束。

  有些事兒,何剛可能都不知道。比如2000年,故宮設立景仁榜,787位文物捐贈者上榜,何剛是其中一員。他捐贈的玉壺春瓶因品相好,經常參加各種展覽,甚至出國展出。

  鄰裡盡知何剛捐寶。不時有人說他“傻”。何剛卻從來沒后悔過,即使面對生活的艱辛。何俊清說:“爺爺有時候會講當初捐文物的故事。我們全家人都以此為榮。”

  2003年,命運把何剛逼到了“死角”,妻子重病,債台高筑。鄰居提醒他,能不能去故宮求助。劉紅恩回憶:“能感覺出來,他心裡很糾結,覺得問故宮要錢心裡過意不去。”

  這次,還是梁金生接待了他。經過請示、協調,故宮給了何剛5萬元現金。

  不幸的事兒還是接踵而來,妻子離世,家裡雙親年歲已高、身體不好,兒女還小,全家人指著何剛在外打工賺錢。故宮了解到這些,又多次伸出援手……

  5月30日,在石濟客運專線濟南工地,一台龍門吊在拆除過程中發生傾覆,導致54歲的何剛等6人遇難。得知消息后,故宮方面表示將為何剛舉行追思會,緬懷他為故宮捐贈文物的行為和保護文物的情懷。

  追思會上,何俊清說,“我家再窮,不為當年捐文物而后悔,我們全家感謝故宮多年來的幫助。如果現在再挖出來東西,我們仍然會像父親那樣交給國家。” 故宮也決定再次向何剛家屬提供10萬元的困難補助。

  如今,在網絡上搜索“何剛、文物捐贈”,可以看到一幅他年輕時的照片。畫面裡,頭發濃密的何剛濃眉大耳,笑得眼睛彎彎,敦厚質朴。

  這段已經上演了32年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故宮將這段記憶“釘”在景仁榜上,木底金字。榜單前言寫道:他們獻出的不只是一器一物,更從中體現了愛我中華的仁心義舉,展示了天下為公的佳德懿操。

  釋疑

  是上交文物還是捐贈文物?

  質疑:從法律上界定,何剛應算“上交”文物,而非“捐贈”。

  故宮回應:中國現有法律對主動上交文物者應享有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缺乏明確標准,這樣很難調動民眾的積極性。而我國盜掘、販賣文物現象屢有發生,保護形勢嚴峻。博物院給予何剛“捐贈者”的身份,是對守法者的一種更大鼓勵和認同,有弘揚正氣和帶動示范作用,其實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文物捐贈很難給出統一補償標准,但應該有明確的鼓勵政策。很多普通人,可能不了解文物法,他們認知文物保護的途徑是通過案例,何剛捐贈文物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証。”(記者 劉冕)

(責編:魯婧、董子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