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吳昌碩《石榴》賞析:苦鐵道人梅知己

高堃
2017年06月19日09:18 | 來源:美術報
小字號
原標題:苦鐵道人梅知己

吳昌碩 石榴 135.7×51cm 1925年 中國美術館藏

  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寓居蘇州、上海。少時生活清苦,但勤奮好學,無錢買紙筆,以脫毛敗筆蘸清水在磚上習字﹔無錢買石章,在磚石上學篆刻。棄仕途而潛心藝術,自刻印章“棄官先彭澤令五十日”(光緒二十五年即1899年,吳昌碩56歲,任安東知縣一個月便辭官)。吳昌碩30多歲學畫,直到40歲以后,他才肯以畫示人。在詩、書、畫、印“四絕”中,繪畫是其后學而集大成的一項。

  他大半生的經歷、學識、才情和修養在時代大背景的影響下,形成了大寫意的畫風。這種大寫意的畫風透著深厚的書法詩文涵養,對金石味的筆墨探索有著開創之功,其畫面充溢著強悍宏闊的氣魄。吳昌碩曾自述:“人家說我善於作畫,其實我的書法比畫好﹔人家說我擅長書法,其實我的金石更勝過書法。”獨特的充滿新意的畫風成就了其“后海派領袖”的盛名。

  晚明以來,時代的動蕩加之一種浪漫主義的興起,使得一批具有自我創造精神的大寫意畫家出現並逐漸發展起來。他們中的多數人都有坎坷多舛的個人遭際,抑或有著國破家亡的慘痛之心,把不平之氣寓於繪畫,在創作中尤為任情達性,像徐渭、八大山人、石濤等人,他們都將這種個性、主觀化的抒情寫意發揮到忘乎所以的地步。吳昌碩是這一脈藝術的繼承者。其花卉大寫意,早期受到沈周、陳淳的文人士大夫情懷的古意營養﹔到了中期,在時代大背景下,他將這種文人氣息結合自身筆墨,汲取前輩和同輩師友的藝術精華,開始嘗試並形成了氣局博大的畫風﹔70歲到79歲之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在畫壇上佔有了一席之地,聲名遠揚,作品的題材和數量涌現,甚至影響到日本等國家﹔80歲以后達到鼎盛時期,藝術面貌成熟,筆墨老辣極具金石味,構圖以強調氣勢取勝,給畫壇帶來一股清流。

  吳昌碩愛畫梅竹鬆石、蘭、葡萄、紫藤、荷花、山茶、白菜、葫蘆、天竹、牡丹、雜卉等,氣勢磅礡,內力雄渾。著色極其講究,打破古人窠臼,偏愛西洋紅,有時畫花會大膽地把這種紅色堆上去。畫葉子又用很濃的綠、黃及焦墨。常以紅、黃、綠色調入赭墨,喜歡在沖突中取得協調。他的著色方法在傳統基礎上,汲取了民間繪畫的著色特點,漸成雅俗共賞之風。他專精花卉,亦能山水,偶作人物,曾畫鐘馗捉鬼,諷刺當時“人少鬼多”的社會。

  梅花深受許多文人墨客喜愛,在其花卉中具有獨特的風韻。梅花生於山野,不畏霜雪風寒,毅然獨開,其中蘊含著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吳昌碩在詩書畫印為一體的成就上,畫梅有著突出貢獻,體現了一種大膽的創新精神。他植梅、愛梅、詠梅、畫梅,與梅為友,從畫梅中緣物寄情,死后安葬在有十裡梅花的超山,一生與梅結緣。

  自傳曾說:“老夫畫梅四十年,天機自得非師傳。羊毫禿如堊牆帚,圈花顆顆明珠圓。”他學畫即從畫梅開始,前后有50余年的歲月,50歲以前的作品傳世很少。

  《歲寒同心》是其76歲時所畫。鈴印為:缶(朱文)、五湖印丐(朱文)。行書題文:花明晚霞烘,干老生鐵鑄。歲寒有同心,空山赤鬆樹。稚林先生七十大壽。乙未二月,七十六叟吳昌碩。

  這是一幅風貌形成期的作品,以金石法入畫,筆致古朴老鍵、縱橫揮洒、大氣磅礡,且運墨蒼勁自然。董其昌曰:“士人作畫,當以草隸奇字之法為之,樹如屈鐵,山如畫沙,絕去甜俗蹊徑乃為士氣,不爾,縱儼然及格,已入畫師魔界,不覆可救藥矣,若能解脫繩束,便是透網鱗也。”看缶翁這幅畫,便可知何為“屈鐵”,何為“畫沙”,何為“士氣”!整幅畫梅花兩三支,構成右上向左下的橫勢,左上題跋作縱線與此交應。縱橫而不露狂態,洒脫而不失法度,畫枝如屈鐵,見險絕。更使面與線形成對比,疏密相間。顯隱相成而氣韻生!此時已接近缶翁鼎盛時期,梅花畫意盈滿。

  《石榴》是吳昌碩82歲所作。款識為:度索之桃難手移,石榴啖勝鮮荔枝。榴皮壁上儻題詩,人非東老亦解頤。壽翁下筆詩尤奇,非仙而仙神委蛇。貫恂仁兄詩人五十大壽,用呂純陽以榴皮題詩沈東老壁上之意頌之。乙丑春,吳昌碩,時年八十二。鈴印為:吳俊之印(白文)、吳昌石(朱文)、無須吳(朱文)。左下是被贈者的題跋說明。

  此《石榴》為缶翁精品。以闊筆畫石,側鋒拂斫如斧劈,堅勁而真氣內斂。天真爛漫深得青藤、八大逸致,而厚重雄渾則過之。石頭運墨淹潤自然,與出枝石榴構成三角構圖。間以錯落疏密,使勢不外泄。整幅畫構成以縱向線造擎天之勢,左上題跋也是縱線,勢愈發加強。

  吳昌碩一方面以金石意味之篆書筆法入畫,將傳統筆墨的活力進行最大程度的挖掘,並賦予其新的生命質地,一方面又在西學東漸、趨時務新的時代氛圍中將個人情感、抱負與大眾情感結合起來,為傳統文人畫的發展拓寬了新的途徑。啟迪了齊白石、潘天壽等現代大家,在畫壇上產生了不可限量的影響。

  吳昌碩身材矮小,頭上盤一小髻,無須,像道士一樣,故有印“無須道人”一方。相傳吳昌碩是個極其愛吃的人,晚年時如有人請吃酒席,逢請必到,到了必須大吃一通,回到家必然腹痛。有時兒女會小聲議論老人貪吃零食,吳老必然開口說自己並不多吃。1917年吳昌碩的繼配施氏夫人在上海去世。吳老委托朋友從簡辦理喪事。僅是自己摯友及施氏親朋好友前來吊唁,吃了一頓豆腐飯,就命兒子扶施氏靈柩返回故鄉,葬在安吉縣鳳麟山上。喪事過后,朋友交給吳老一份奠儀單。吳昌碩接過一看,不覺驚訝自己一味拒絕之后還有這麼多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隨禮,有一元、二元,也有七元、八元、十多元。吳老都在宣紙上親筆楷書書寫謝唁並一一送上門去。收到“謝唁帖”的朋友,都欣喜不已,如獲珍寶。

  1927年11月6日,吳昌碩突患中風,在滬寓去世,享年84歲。1933年11月,遷葬於杭州余杭縣塘棲附近超山報慈寺西側山麓,墓地坐落於宋梅亭畔。墓門石杜上刻有沈淇泉(衛)所撰聯語:“其人為金石家,沉酣到三代鼎,兩京碑碣。此地傍玉潛故宅,環抱有幾重山色,十裡梅花。”

  吳昌碩的藝術成就在中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吳昌碩不僅是一個全才藝術家,也折射了近代中國的藝術路程。

(責編:王鶴瑾、董子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