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評論是什麼

王南溟(批評家、策劃人)

2016年10月18日08:20  來源:美術報
 
原標題:獨立評論是什麼

今年在英國鄧迪大學庫珀美術館的一個關於“跨國藝術交流的可能性”的研討,我就“不合時宜:蘇格蘭當代藝術展”在舉辦過程中的一些中西沖突話題作了演講,其中一個就是關於展覽評估與獨立批評的關系。

在英方評估展覽制度上明確規定,策展人自己寫的展評不能作為成果,一定要是第三方或者專欄評論的獨立評論中的評論才能作為展覽的評估材料。這正好與國內的情況相反。

展覽的大部分動態解釋和評論都出自我之手,而這個展覽又是我和英方策展Sophia Hao聯合策劃的,以英國的制度來看,我為展覽寫的文章,評估時就全部不算。

我在論壇上特別解釋這樣的現象,就是如果一個英國展覽在中國完成,但按照英國這種評估方法,那評估“評論成果”這一欄中一定是空白的,因為中國藝術裡幾乎沒有這樣的獨立評論。中國的情況一般是這樣:直接請批評家寫展覽文章,稿費由展覽方直接支付,缺乏毫無利益關系地為他人寫文章,也鮮有專欄評論家這個職業。

獨立評論從制度上來講是一個階層,他們不做其他的事,但專門會針對某些展覽和藝術寫評論,發表的文章也不受制於主辦方、藝術家、策展人,而是直接寫了就發在他的專欄上。嚴格意義上來說,做了獨立評論家后,他的行為也受到了限制,他不能兼職其他的藝術崗位。專欄評論家是一個崗位,如果一個人已經是教授了,那他一般就不會被聘為專欄評論家,因為教授已經有職業了,而且也附帶了他所處學校的利益而不能獨立評論,而且教授是做研究寫作而不宜現場評論。

在英國,專欄評論家有另一個叫法就是“自由撰稿人”,自由撰稿人不是中國人說的無業人員,他是一個職業,並且有發稿量的保証,有可觀的稿酬和公信力。社會需要這些獨立的藝術評論家,並且專門為他們設置崗位和保障他們的權益,讓他們的言論隻代表他們自己而不能牽涉任何的利益,在藝術的現場,他們會神出鬼沒地穿梭,但都沒法邀請他們,即他不能與他所評論的展覽和機構構成一種合謀的關系。

社會需要這樣的評論,並不是說這樣的評論一定有價值,或者絕對正確。其實不少文章都是口水,相比較前沿理論家,專欄評論家很少有真知灼見和理論的邏輯力量,大都是一些即時議論,但從程序上來講,它代表著公正的意見。他們就像是同一群魚框在一起的泥鰍,攪來攪去中會有空隙而讓魚群不死。

都說專欄評論家是毒舌,他的工作就是“攪”,表面上不讓你太平,但事實上是讓大家透氣。而策展人寫的評論卻有了經典文獻,羅杰-弗萊在1910年左右,為他在倫敦策劃的“馬奈與后印象派”展覽寫的幾篇辯護文章,才是經典地確立了后印象派的藝術史地位。到了1930-1940年代,格林伯格為美國式抽象的寫作,直接是和藝術家一起成長並推動這些藝術家的証明。

一個策展人寫的展覽陳述,需要另設一個專門的評估欄目,專家可以評估這些策展人的文章有多少價值而不能撇開它不作評估。一個富有價值的策展人的文章才是那個展覽的命根子,特別是現在藝術和展覽特別超前的時期,僅僅以展覽外的人來評論是不完整的。如果一味地要求獨立評論文章,那次“不合時宜”展隻有一篇網絡罵文,因為看不懂展覽,就宣布這個展覽是失敗的,這似乎太笑話,專欄評論家再“攪”,但底線還是有的。但如果沒有專欄評論家的制度和成員,那麼真會是口水亂象了。所以我一直在反對中國的兩種批評家人群,一群是“坐台批評”,為利益寫文章﹔一群是“反咬批評”,“反咬批評”偽裝成獨立批評,但有利可圖的時候馬上倒過去改為“坐台批評”,而專欄評論家的真正形成,才意味著一種評論的正常化和獨立化。

(責編:魯婧、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