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界真偽多是非

馮智軍

2016年09月26日08:25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真偽多是非

文物如何保護,這個專業的話題最近屢屢成為大眾媒體關注的焦點。

日前,小河口長城的修葺引發議論,國家文物局也為此專門作出回應。有網友在配發圖片的文字中說:“原本殘缺的垛口牆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長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這種修葺,還不如不修,簡直比破壞還可怕。”據報道,這段“最美野長城”位於遼寧省綏中縣永安堡鄉,有“第三八達嶺”之稱,體現著明長城的幾乎所有特點,具有獨特的陰柔之美,也是眾多攝影愛好者們的拍攝天堂。

關注和吐槽的焦點在於古長城被修葺成山頂上的“水泥路”。雖然修葺之后的長牆體澆灌用的是白灰,符合業界常用的方式,但最終的效果確實是失去了長城應有的美感。當地文物部門委屈,網友不滿,專家也有無奈,各方都有各自的理由。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古長城,特別是野長城,亟須保護和修葺。只是如何修葺,還真的需要思考方式方法,也需要更多的公開透明,以及對專業知識的普及。前段時間的西安“唐十八陵石人石馬‘洗澡’千年包漿被清洗”事件,就是因誤解而引起的一場虛驚。公開和透明有助於避免誤解的產生,這同樣是對古文物建筑的一種保護。

爭議在文物界的確不少,比如所謂“國寶幫”的諷刺性稱謂。甚至近期浙江美術館舉辦的“漢風藏韻——中國古代金銅佛像藝術展”,也有作品被認為是“雷人佛造像”,其中存在贗品。有些網絡還發布了對這批藏品的鑒定方郵件詢問的回復,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竟然不是對外宣布的鑒定結果。是否是贗品,需要專家學者們的論証,鑒定結果及這種回復,實在不可輕易相信。但不可否認的是,涉及文物藝術品的是是非非,確實難免。

此前北師大的捐贈事件余溫未退。去年,浙師大的陶瓷捐贈也曾掀起一場風波,且今年還因此走上法庭。許多爭議最終會如何,不得而知,但面對質疑,是否有必要回應,如何回應,則需要一種態度。專家學者有打眼的時候,博物館也有可能犯錯,雖然不能僅憑網友或個別聲音就興師動眾,但有時如果真的確定是錯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剛剛開館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最近也刷遍了朋友圈和各大媒體。其在細節處存在的不少漏洞和問題,被觀眾逐漸發現,如“一些非常簡單的英文標簽不僅被譯得啼笑皆非,而且連起碼的大小寫都沒有分清楚。”出現錯誤,甚至是低級錯誤不應該,對此,清華大學博物館的做法就非常值得稱贊。該館回應承認了存在的問題,並表示會“隨即對照檢查、抓緊整改,將於今天(9月17日)閉館后完成該部分文字的替換”。

不論是個人研究,還是公共機構都可能犯錯,也可能會因為視角和觀點不同而引發爭議。學術的爭議向來受到提倡,而且就學術而學術的爭議,更是對學術自身最大的尊重。只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中,哪些爭論是需要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哪些僅是網絡暴力炒作,確實需要分辨清晰。該辯則辯,不該辯的自然無須花費力氣去理會。質疑的不一定合理,但作為公共機構,面對質疑時,及時有所表態和回應是唯一的正確選擇。

(責編:魯婧、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