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彩的珍珠:良渚文明概述

黃莉(杭州良渚遺址管理所所長、文博館員)

2016年08月29日08:28  來源:美術報
 
黑陶袋足? 良渚博物院藏
黑陶袋足? 良渚博物院藏
原標題:良渚文明

錢塘江北岸,有一個曾經盛極一時而又影響久遠的古文明中心——良渚。以良渚遺址命名的良渚文化及其所代表的良渚文明距今約5300—4300年,大體與古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哈拉帕文明處於同一時代,是中國當時最為顯赫發達的考古學文化之一。它是實証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聖地,亦是人類共同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良渚遺址最早發現於1936年,當時任職於西湖博物館的年輕學者施昕更揭開了探尋良渚遺存的序幕。80年,在歷史的巨浪中或許只是滄海一粟,但這80年的考古發掘研究,卻揭開了5000年前那段輝煌歷史的神秘面紗。中國考古學家們在良渚遺址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不斷有著驚人的發現:42平方公裡,180余處遺址,古城、墓葬、祭壇、村落、防御工程、禮制性建筑基址、水利設施、制玉作坊……這些遺址分布密集、類型多樣、內涵豐富、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彰顯了良渚文化高度發達的社會化和文明化。

2007年,“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的發現可謂石破天驚。考古學家們發現這座遠古時期的王城城址具有3重結構,包含了宮殿區、內城、外郭城,是目前已知同時期世界最大的城址之一,與后世都城的宮城、皇城、郭城的3重結構體系類似。良渚古城最中心的莫角山宮殿區,是高10余米,面積約為30萬平方米的大型土台,土方量約為211萬立方米,接近埃及大金字塔的工程量。這是中國已發現最早的“紫禁城”,其面積是北京故宮紫禁城的4倍。宮殿區外的內城約300萬平方米,外郭城約為800萬平方米。位於城內的反山墓地,10余座貴族墓排列整齊,居中的12號大墓擁有卓然超群的顯赫隨葬品,眩目中散發著至尊的霸氣,是名副其實的“王陵”。

在良渚古城北部和西北部還分布著規模宏大的水利系統。經過長達9年的考古勘探,目前已發現11條大型堤壩,經過C-14測年和一系列多學科研究論証,認為這項偉大工程建於4700—5300年前,比傳說中的大禹治水早1000多年,改寫了中國水利史,也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完備的水利設施。如果說,埃及和兩河流域早期文明以渠道、水窖等以引水為主要目的的水利系統體現了旱地麥作文明,那麼良渚水利系統則體現了濕地稻作文明的鮮明特征。

經考古勘探和發掘証實,良渚古城的台地、城牆以及水利系統均由人工堆筑而成,土石方總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反映出當時不僅有著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還有著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這是強制性權力高度集中的體現。同時,在良渚古城內外還分布著多處不同大小、等級、功能的聚落,形成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城鄉結構,城市已經產生,良渚社會進入了國家形態,中國后世王朝“國”“野”之分的政治格局已然形成。

夾河而筑的美人地為我們找到了江南水鄉古鎮的源頭,臨水的卞家山不僅有長時段墓地和大型灰溝,還首次發現了木構碼頭,為良渚時期的水鄉環境和水路航運提供了佐証。依山修筑、高聳規整的瑤山及匯觀山祭壇,是良渚文化中心區內祭祀神靈的專用場所。保存著墓地、居址、“井”字形木構水井和窖藏的廟前遺址,展示出一幅幅綿綿不絕的生活畫卷。

良渚文化擁有先進的稻作農業技術,採用犁耕的方式種植?稻和粳稻,是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的証明。良渚文化擁有門類完備、分工精細、工藝精湛的手工業體系,以玉器的生產制作最為突出,涵蓋了以琮、鉞為代表的禮儀重器及一般裝飾品,通常採用淺浮雕、陰線刻和鏤雕等工藝雕刻出精美的紋飾。良渚文化擁有嚴格的用玉制度和等級分化的墓葬形制,既有反山、瑤山、匯觀山等高級別的墓地,文家山、后楊村、江家山等貴族墓地﹔也有卞家山、廟前等遺址代表的平民墓地,反映出當時已存在森嚴的等級制度和高度分化的社會階層。良渚文化擁有統一的社會信仰——“神人獸面紋”,這個被稱為“神徽”的圖案,由羽冠、面部和肢體及下部猙獰的動物造型3部分組成,圍繞對神的崇拜,良渚人設計了琮、鉞等一整套玉禮器系統,“以玉事神、藏禮於器”,最高統治者既掌握神權,又掌握王權和軍權。這種“政教合一”的特征,對中國后世王朝“君權神授”的統治理念以及禮制的發展成熟,產生了深遠影響。

以良渚古城為核心的良渚遺址為中國5000年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特殊見証,並真實地、完整地保存至今,其價值和地位得到國內外考古界的公認。早在1994年就被列入中國政府申報《世界遺產名錄》的預備清單。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4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全國大遺址保護一類一號項目。2006年、2012年良渚遺址再次入圍國家文物局重設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2007年進入國家《“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確定的100處重要大遺址名錄。在2013年首屆世界考古論壇上,良渚古城被高票評選為“2011—2012世界10項考古新發現”。浙江省文物局高度重視良渚遺址的保護和申遺工作。2010年10月,良渚遺址進入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標志著良渚遺址保護和申遺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

5000多年了,良渚文化以及匯聚其精華的良渚遺址群雖然已成為遙遠的過去,但它所創造的物質成就和精神內涵已通過各種方式融入了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這片蒼茫的沖積土壤上曾孕育了一整段文明的崛起,那些被時光的沙土掩埋的歷史也會被時光拂撣,當目睹那些燦爛精致的器物抑或站上那氣勢宏偉的城台,在天地洪荒間,仿佛能隱約聽到祖先們勞動時的呼喊、豐收時的歡聲。

玉三叉形器
良渚博物院藏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街道
瑤山遺址M7出土
玉三叉形器
良渚博物院藏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街道
瑤山遺址M7出土
龍首紋玉鐲
良渚博物院藏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街道
瑤山遺址M1出土
龍首紋玉鐲
良渚博物院藏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街道
瑤山遺址M1出土
嵌玉漆杯(修復品)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
反山遺址M12出土
嵌玉漆杯(修復品)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
反山遺址M12出土
鏤空神人紋玉冠狀器 良渚博物院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反山遺址M15出土
玉冠狀器為良渚文化時期帶有禮儀性質的裝飾玉器。該器物平面整體呈寶蓋頭結構,如同良渚文化晚期的台階形玉片的結構,冠頂中部切割呈寶蓋頭結構,下端扁榫上有三個等距的對鑽小孔。正反兩面以透雕和陰線刻劃相結合的技法,對稱雕琢肢體俱全的神人圖像,填刻光芒線的寶蓋頭冠帽,倒梯形臉部,單圈眼,一側刻劃眼角,刻劃有牙齒的寬嘴。神人上臂兩側各“持”有鳥形象,此部位紋飾或可視為獸面紋的雙眼,神人胸腹部位為一般常見的圓拱形結構。兩面的紋飾除個別刻劃線條的結構有區別外,余均一致。
鏤空神人紋玉冠狀器 良渚博物院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反山遺址M15出土
玉冠狀器為良渚文化時期帶有禮儀性質的裝飾玉器。該器物平面整體呈寶蓋頭結構,如同良渚文化晚期的台階形玉片的結構,冠頂中部切割呈寶蓋頭結構,下端扁榫上有三個等距的對鑽小孔。正反兩面以透雕和陰線刻劃相結合的技法,對稱雕琢肢體俱全的神人圖像,填刻光芒線的寶蓋頭冠帽,倒梯形臉部,單圈眼,一側刻劃眼角,刻劃有牙齒的寬嘴。神人上臂兩側各“持”有鳥形象,此部位紋飾或可視為獸面紋的雙眼,神人胸腹部位為一般常見的圓拱形結構。兩面的紋飾除個別刻劃線條的結構有區別外,余均一致。
玉琮(局部紋飾) 浙江省博物館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反山遺址M12出土
玉琮(局部紋飾) 浙江省博物館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反山遺址M12出土
玉琮 浙江省博物館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反山遺址M12出土
該件玉琮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稱“琮王”。器型外圓內方,上大下小,中間對鑽圓孔。琮體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神人獸面圖像,整體圖案採用淺浮雕和線刻技法雕琢而成。在呈角尺形的長方形凸面上,每兩節琢刻一組象征性的神人獸面圖案,以轉角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獸面的兩側還各淺浮雕一變形夸張的鳥紋。玉琮,是良渚文明特有的禮儀重器。它的工藝技術代表了5000年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所體現的用玉制度,揭示了禮儀制度的建立形成,對中國后世“禮制”文化的發展完善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上面的神人獸面圖案,是具有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重要標志。
玉琮 浙江省博物館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反山遺址M12出土
該件玉琮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稱“琮王”。器型外圓內方,上大下小,中間對鑽圓孔。琮體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神人獸面圖像,整體圖案採用淺浮雕和線刻技法雕琢而成。在呈角尺形的長方形凸面上,每兩節琢刻一組象征性的神人獸面圖案,以轉角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獸面的兩側還各淺浮雕一變形夸張的鳥紋。玉琮,是良渚文明特有的禮儀重器。它的工藝技術代表了5000年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所體現的用玉制度,揭示了禮儀制度的建立形成,對中國后世“禮制”文化的發展完善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上面的神人獸面圖案,是具有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重要標志。
(責編:魯婧、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