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畫家趙志田:耕耘在精神熱土上

本報記者 吳艷麗

2016年07月25日09: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耕耘在精神熱土上(名家在線)——訪畫家趙志田

  遵義會議·偉大轉折(中國畫·局部)

  趙志田

  圖為趙志田中國畫《巍巍太行》。

  年逾古稀的中國畫畫家趙志田,再次以畫筆唱起頌歌——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而應邀創作的宏幅巨制《遵義會議·偉大轉折》即將完工,再次將他深扎於心的情感盡然釋放。“堅持自己所堅持的”,他以這樣一句話總結自己的藝術人生。

  恆定的堅持,意味著平心靜氣的創作定力和初心不泯的藝術追求,由此方能在激蕩澎湃的藝術思潮和藝術市場的雙重誘惑下,保持前進的方向不偏移、不喪失自己應有的情懷。趙志田深諳此義,自提筆至今他始終堅持了一個創作方向——做人民的畫家、時代的歌者。即使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葉中國新潮美術大興之際,他依然選擇做一個“守舊”人。所以在他濃淡相宜的畫筆下,常見的是形形色色的表現鄉村變化的農民生活、反映工業建設的油田勞動者、彰顯軍民團結抗戰的歷史冊頁,以及系列作品中的領袖、勞模、尋常百姓肖像。鄉土、油田、重大歷史、重要人物……這些以反映現實為主的題材交合在一起,既構成趙志田人物畫的重要精神氣質,又構建起他的精神熱土,使他得以以最大的真誠和熱情耕耘其上,訴說著自己的情感波動、記錄著歷史的風雲變幻。為此,有評論家稱其為“歷史的記錄者”,這是對他這份堅持的真切肯定。

  半個多世紀的堅持,既是他的性情使然,也與他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1940年,趙志田誕生於河北一個農村家庭,日軍的大掃蕩、父輩參與抗戰犧牲等,使八路軍與日本鬼子成為他年少時最深刻的記憶,對他來說這意味著愛與憎、善與惡,而這股情感成為了他繪畫表達最原始的動力。出於興趣,他走上了藝術道路,196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蔣兆和工作室。這幾年的學習中,他不僅繼承了先師以嚴謹的寫實畫風和中西結合的筆墨技巧表達現實生活的傳統,而且在學校組織的去革命老區——河北涉縣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喜歡上與當地百姓交談、共同勞作,以了解抗戰的歷史、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即使是在成為了北京畫院專職畫家后,他也多次深入鄉村和工廠體驗生活。對現實生活的體驗,強化了他對人民、對生活、對時代的理解。“最美的藝術源於質朴的生活”,他的每一段真實經歷都可能成為他日后藝術創作的根基,他大膽正視自己的藝術情感,慷慨而歌。

  出於內心的虔誠,趙志田對繪畫創作始終保有一顆謙遜之心。“藝術創作對一個畫家來說,首先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對他而言不僅是要全方位地了解筆下人和事的精神,更是讓自己受教育、受感染,然后再濃縮、加工表現出這種精神。這對一位創作者來說尤為重要也難能可貴。了然於胸成為了趙志田下筆創作前必須要做的功課。自1972年開始,趙志田先后五次深入大慶油田體驗真實的工人生活,甚至一呆就是幾個月,感受極寒環境帶來的挑戰,與工人同吃同住,由此誕生了以《大慶工人無冬天》《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為代表的一批表現大慶工業建設的作品。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葉,他決心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萌生了創作以太行山革命根據地為主題的抗日戰爭題材畫卷,之后曾多次奔赴太行山訪問革命老區,一路行走一路採訪當年的親歷者或見聞者,盡力使畫卷中的人物符合當時的年齡、身份、氣質,誕生了《太行情》《烽火太行》等一批作品。即便在今天創作《遵義會議·偉大轉折》時,趙志田依然堅持了這多年的習慣,和夫人奔赴遵義會議舊址,盡最大努力搜集圖像、考証資料,甚至當年會議時的坐具也都經過了一番考証,因為對趙志田來說“用中國畫表現群像本身就不容易,而要表現一個會議且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就更加困難”。歷史題材需要嚴肅性,更需要畫家對其有正確的認識。趙志田就是這樣一個不怕“折騰”的畫家。

  出於內心的赤誠,趙志田總以正面歌頌的方式去表現。一方面,他習慣選取事件一個鮮活的截面來映射出其背后幾個重要的精神點加以揭示。例如他於1973年創作的《大慶工人無冬天》,以大慶工人在雪花飄落的嚴寒中團結協作戰天斗地的場景,反映出當時那種“有條件要上,沒條件也要上”的大慶工人敢拼敢搏的骨氣和勇氣,予人以極大的心靈震撼﹔還有2005年創作的宏大敘事《烽火太行》,反映了戰爭災難、國共合作、軍民團結等諸多內容,重在表現不屈的民族氣節﹔正在創作的《遵義會議·偉大轉折》,他選擇以表現當年毛澤東慷慨激昂陳述的場景以及其他人物的心理狀態,來凸顯生死攸關之際領導人果斷睿智的領導之才。另一方面,他筆下的人物永遠不作苦大仇深狀,永遠充滿著希望,給人以前進的力量。例如在《家鄉春消息》中,他以穿著朴素的老百姓在梨花下拍照來反映農村的變化,在充滿笑容和幸福的人物臉上能看到他們生活的希望﹔在《百聽不厭是鄉音》中,人物依然以一種安詳、自在、精神富足之態讓人仿佛置身其中體會生活的美好……趙志田認為,這就是真、善、美的表達。所以,讀他的作品,不只是在讀一個肖像、一個故事,更能讀到畫家涌動的情感,以及他心心念念的真、善、美所在。

  緣情而變,也體現在他的筆墨語言之中。人物畫誕生之初便注重“以形寫神”的表達。在趙志田的人物畫創作中,“傳神”隻構成他追求的一個維度,另一個維度便在於“寫情”。在《換了人間》中,輕靈翻涌的浪花與粗拙凝重的人物衣著線條形成對比,凸顯出領袖毛澤東處變不驚的英勇氣概﹔在《老房東》中,暖色調的運用與人物間親情相融的氣韻相協調﹔在《曙光》中,焦墨的運用體現出工人的勞苦以及畫家對他們的體恤之情﹔在《晨曲》中,又以淡墨的大量使用,在空靈中凸顯出生活的美好希望。

  表現革命歷史題材或現實人物的畫作並不是藝術品市場的寵兒,毫無疑問這是一條寂寞之道,但對趙志田來說並不孤單,“藝術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信仰、有理想、有修養,應該記錄歷史、表現民族精神。我隻能說我盡力了,至於評說留給他人吧”,由此便可洞徹是什麼力量使他未沉淪於名利,自甘寂寞而耕耘半個多世紀。信仰缺失,就會讓藝術作品失去令人動容之處,代之以內容空洞、情感蒼白。“堅持自己所堅持的”,之於趙志田不但意味著來時之路,也意味著今后之路——盡力將自己想說的話說完。而這未完的“話”又將繪出怎樣的情感畫卷,這是他留給我們的懸念,也是留給藝術的拷問。

(責編:潘佳佳、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