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三幅《韶山》在拍賣場上的經歷

季濤

2016年06月13日08:29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李可染三幅《韶山》在拍賣場上的經歷

2016年6月6日晚間,在北京匡時拍賣公司2016春拍“澄道——近現代繪畫夜場”上,其圖錄的封面作品——李可染創作的《革命聖地韶山》從3500萬元起拍,經過買家們輪番競價,該拍品最終以7300萬元落槌,加上買方佣金的成交額為8395萬元,買家是內地著名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他們以收藏“紅色經典”藝術品而聞名。

有人一定會想到,幾年前不是拍賣過一張李可染的《韶山》嗎?拍了一個多億呢!原來,李可染至少畫過三幅《韶山》題材的山水畫作品。

在“文化革命”期間,李可染遭遇到沖擊,其繪畫工作一度被迫中斷。直到1969年,李可染被安排到北京飯店作布置畫,他獲准創作了第一幅《韶山·毛主席舊居》(109.8×166.2厘米,以下簡稱為“69版韶山”),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是不允許畫家署名和鈐印的,李可染隻能手繪了一個印章“東方紅”。

1971年,李可染下放到湖北省丹江口“五七干校”,在兩年“勞動改造”時間接近結束的時候,李可染畫了第二件韶山題材作品——《革命聖地韶山》(71×107厘米,以下簡稱為“71版韶山”)。此幅畫作的左上角有了題名落款:“革命聖地韶山,偉大領袖毛主席舊居。一九七一年可染敬寫於丹江”。

1974年,李可染在前兩稿基礎上,創作出一件尺幅巨大的《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141.5×243.1厘米,以下簡稱“74版韶山”)。

三幅作品都在描繪來自全國各地的工農兵和紅衛兵高舉紅旗,到韶山故居參觀的情景:場院上、鬆林中、山崗上,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鮮艷的紅旗迎風招展,真實反映了“文化革命”時期的情境。

三件作品都採用橫構圖,以精細的筆法,描繪出韶山沖的景象:晨曦中,遠山的朝霧尚未完全散盡,連綿的群山與近景的鬆林環抱著幾間白牆屋舍,屋前場院干淨整潔,一池清塘浮著碧綠的荷葉。在這裡,李可染沒有直接引用“文革”中常採用的“紅太陽”作為符號,卻依然使得畫面的天地間充滿溫暖的朝暉:遠山、山間水田、山崗上的林木、房舍、場院、鬆林中的石徑、林間露出的空地,都沐浴在這溫暖的朝暉中。畫面略帶逆光,使得所有物象都統一在朝暉的調子中,同時又凸顯出舊居的醒目地位,全畫寫實而又略施小寫意的用筆,使色墨瑩潤,層次井然。三幅《韶山》在故居的樣貌上沒有很大差別,再現了真實﹔畫家主要在參觀人員的數量與舉止動作、樹木形態、門前水塘形狀、遠山景色方面進行了不同的處理。

其中最早進入拍賣場的是尺幅最大的“74版韶山”。1996年10月19日,在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的秋季拍賣會首次嘗試的“新中國美術作品”拍賣專場裡,上拍了《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當時的估價為180萬-200萬元,成交於154萬元,買家是一所國有企業。

“74版《韶山》”再次出現在拍賣場上的時間已是2012年5月,那家國企把收藏16年之久的“74版《韶山》”委托給了中國嘉德,其估價為8000萬元-1.5億元,拍賣過程持續了15分鐘,最終以1.242億元的高價成交,創造了李可染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買家是來自海南的知名收藏家張振宇,據說他要建一所美術館。而這件作品相隔16年,也增值了80倍!

2000年11月, “69版《韶山》”首次出現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估價為80萬-100萬元,最后拍出了104.5萬元,這件作品沒有李可染的落款多少影響了些價位﹔2009年5月,“69版《韶山》”又出現在北京誠軒拍賣公司的春拍上,估價沒有公布,最后拍出了1624萬元。9年增值了15倍!

2003年7月11日,“71版《韶山》”第一次出現在北京華辰拍賣公司的春季拍賣會上,估價200萬-300萬元,成交於218.9萬元。三幅《韶山》中,“71版《韶山》”尺幅最小﹔2007年8月,中貿聖佳拍賣公司在其夏季拍賣會上拍了“71版《韶山》”,估價在650萬-850萬元,成交於1047.2萬元,4年增值了4倍﹔2012年1月,南京經典拍賣公司在其“紅色經典——二十世紀共產主義藝術”專場裡拍賣了“71版《韶山》”,估價上了千萬:4500萬-6000萬元,最終以6842.5萬元拍出,5年增值了6倍﹔最終“71版《韶山》”來到了2016年的匡時,成交額8395萬元,由於收藏4年的藝術品市場處於調整期,很明顯,賣家沒能掙到錢!筆者以為,進了美術館的“71版《韶山》”,至少幾十年內不太會再出現在拍賣場上了!

(責編:魯婧、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