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怎樣的事物稱得上美?

2016年05月09日08:35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愛默生:怎樣的事物稱得上美?

《論自然·美國學者》

[美] 愛默生 著 趙一凡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10月版

大自然滿足了人類的一個崇高需求,即愛美之心。

古希臘人把世界稱作κ?σμs,意思就是“美”。這便是所有事物的構成之法,或者說是人類眼睛所具有的塑造力量——它使得天空、山巒、樹木、動物這些基本形態,都以其自在自足的方式令人悅目賞心﹔而人的歡愉之情則因為事物的輪廓、色彩、動作與組合油然而生。

看上去這是由於眼睛的緣故。眼睛是最好的藝術家。由於它本身結構與光線變化的配合作用,人眼裡生成了透視效果——這效果組合起所有物體,不論它們性質如何,將其納入一個彩色而有明暗反差的眼球,在其中,具體的物都平淡自然,而由它們構成的風景則是渾圓、對稱的。正如眼睛是最好的組合大師那樣,光線也是最優秀的畫家。

任何丑陋的物體在強光下都會變得美麗。而它賦予人的感官的刺激,以及它本身具有的那種無限性,就像空間與時間一樣,使一切事物都變得歡快起來。甚至尸體也有它獨特之美。但是,除去這種遍布自然界的光線之外,幾乎所有物體的形態都是娛人眼目的——我們不斷地摹仿其中一些物體的形態,如橡實、葡萄、鬆果、麥穗、雞蛋、大多數鳥類的翅膀和體形、雄獅的巨爪、蟒蛇、蝴蝶、貝殼、火焰、雲朵、嫩芽、樹葉,以及許多樹木的形態——例如棕櫚樹。

自然美除了它們與美德的聯系之外,它們也同思想有關。人的智力努力搜尋事物的秩序——天下萬物在上帝的心目中井然有序,絕無一點私情偏袒。

思想的力量與行動的力量相互接遞,其中一種活動的完全實施導致另一種活動的完全實施。它們之間有著某種敵對的情緒,可是看起來就像是給牲口喂食、再領牲口下地干活——是一種交替進行的程序。其中的每一項安排都是為另一項作准備,而且必定要為它所接替。因此,與行動相關聯的美,如我們所見,是未經思索而產生的,並且它的產生正是由於未加思索——這樣,美依然需要智力的理解與追索﹔緊隨其后,它也需要行動力量的追索和探查。神聖的東西絕不會消亡。所有美好善良的事物都將會永久地再生。自然美在人的心靈中改造它自己,不是為了毫無結果的沉思,而是為了新的創造。

所有的人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世界面貌的影響,其中一些人甚至為之欣喜不已。這種對美的熱愛被稱作“趣味”。另外一些人也有這種過分的愛美之心﹔他們不滿足於對美的仰慕之情,進而企圖用新的形式去表現它。這種美的創造就是“藝術”。

藝術作品的生產有助於揭示人性的秘密。一件藝術品是世界的抽象或撮要表現。它是大自然的結晶或表現,卻採取了微縮的形式。盡管自然界的事物千千萬萬,形態各異,但是藝術加工或表達則是相同而又單一的。大自然是一片貯存著形式的大海,這些形式極其近似,甚至是一致的。一片樹葉、一束陽光、一幅風景、一片海洋,它們在人的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幾乎是類似的。所有這些東西的共同之處——那種完滿與和諧——就是美。美的標准在於自然形式的全部輪回,即自然的完整性,為此,意大利人把美的含義限定為“多數的同一”。

任何事物單獨的存在都很難稱得上很美,美總是存在於整體之中。單個的物體之所以美,僅僅由於它暗示出一種宇宙的優雅。詩人、畫家、雕刻家、音樂家和建筑師們無不竭力謀求把世界的這種光彩集聚在一個焦點之下,他們每個人都力圖在幾件作品中滿足自己的愛美之心——而正是這種愛美的沖動激勵他們不斷創造藝術。這便是藝術的含義,即大自然經過人提煉加工之后的結晶。因此在藝術中,是大自然通過人的意志發揮作用,而人本身又充滿著自然最初造化之美。

世界因此是為了人的靈魂而存在的。其目的是為了滿足他對於美的欲望。至於心靈為何要追尋美——在此問題上沒有理性的提問或回答。在它最廣大、最深厚的含義上說,美即宇宙的一種表達。上帝是最公正無私的。真、善、美都是同一種東西的不同側面。然而,自然界裡的美並非是至高無上的。它僅僅是內在、永恆之美的前導,它本身卻不是完滿十足的善。它不能作為大自然根本原因的最終或最高表現,而隻能作為它的一部分。

(摘自《論自然·美國學者》)

(責編:魯婧、潘佳佳)